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“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,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,加快教育现代化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。这是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、高度肯定和高度期盼,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。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,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结合高校实际,深入思考高校为谁办学、怎样办学这两个根本问题。武汉纺织大学近几年,始终立足行业特色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探索了一条“以服务谋生存,以特色促发展”的办学之路。
武汉纺织大学初建于1958年,始称武汉纺织工学院,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。2010年学校重启行业校名、重拾纺织特色,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,更重要的是,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切实感受到行业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基,为纺织行业服务,促进纺织行业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,也是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最集中、最直接的体现。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,形成了教育服务、科技服务、信息服务、文化服务、咨政服务共识,把实现五个“服务”作为办学的努力方向,并通过主题年的形式全面推进,一年一小步,年年有提高。
多方协同
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
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使命。学校本着“依托纺织而不依赖纺织”,确立了“现代纺织、大纺织、超纺织”的学科特色发展方向,“现代纺织技术”学科群、“时尚创意文化”学科群入选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。学校还按照“专业嵌入产业链,产业哺育专业群”的专业建设路径,推进专业与产业的双向嵌入,优化学科专业结构。在此基础上,校企、校地、校内多方协同,构建并实施了“23451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了一大批“重品格、牢基础、强实践、能创新”的应用型创新人才。学校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%以上,毕业生薪酬及综合竞争力高于全国非“211”高校的平均值。
面向需求,产学研用互利共赢。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。近几年,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、面向产业前沿需求、面向企业重大应用需求,积极构建“立足纺织、协同创新、服务社会”的产学研用互利共赢科研创新体系,新增校企合作平台、研发中心26个,校地服务平台10个。在校地合作基础上,积极探索“成果转化中心”建设,携手武汉市共建“服装设计中心”“纤维谷”和“F027国际时尚创意园”;积极保护和传承汉绣技艺,获批湖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;与武汉市合办五届国际时装周,擦亮城市时尚新名片,助力武汉“设计之都”建设。集聚创新资源,转化创新成果,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和服务能力。
开放办学
服务国家发展战略
发展植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国际化教育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是地方高校的职责所在。近几年,学校逐步建立了“纺织学科高端引领,全方位开放办学”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。学校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承办30余期“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”国际研修班,为1500名“一带一路”国家部长、司处级官员提供了优质培训服务,增进了学校与沿线国家政府官员的联系与了解,为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空间。2013年至今,学校在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等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招收了近300余名硕士留学生;2015年,学校还与孟加拉两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,为当地的中资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服务。2017年11月,学校携手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纺织院校组建“国际纺织高等教育联盟”,共同致力于整合纺织高校的教育科研资源,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提供更优质的后备人才和智力支撑。
特色服务
引得源头活水来
近几年,学校坚持特色服务,加强了校企合作、校地合作、校校合作,拓宽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,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,提高了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。学校引进了外籍院士5人,海外高层次人才“_”人选1人,“外专_”特聘教授2人,湖北省“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人选2人,第二层次人选10人,“_”人选11人,“_”94人,历年聘任“阳光学者”88人。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发挥了“领头雁”作用。学校引进的俄罗斯院士、服装工程领域专家维克多教授因其教学科研的杰出成就,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,被授予“中国政府友谊奖”。
面向未来,武汉纺织大学将把特色服务作为学校前进的不竭动力,认真贯彻落实国家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》,进一步全面加强校企合作,全面增强特色服务能力,全面提升办学水平,为我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,在进一步强化优化特色服务中谱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。